Friday, February 18, 2005

解析传销的抛售生态

传销生态其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囤货抛售,知不知道为什么?

在马来西亚的传销公司里面,没有囤货抛售的公司真的不多,据我所知就是常青CNI,Cosway这两家是没有问题的。而抛售得比较厉害的就是Lampe Berger柏格(易名亮碧丝)和美丽乐了。

下面就试着解析这个现象如何产生。

市 价会被人做滥,为什么?其实这是息息相关的,很难说谁要负责任。公司的制度有诱惑,传销商的人性有贪婪,消费者的心态要便宜。当传销商想要贪快求成,囤货 上位,自然切大盘,因为切大盘比较快。但是大盘切了之后心里压力很重,每天回家看到家里满是精油,就会有现金周转不灵的压力。

当他持续好一段时间,销售进度缓慢的时候,恐慌会慢慢滋长。到某个程度的时候,就想要尽快抛售掉手上的货,兑现离场——这个心态和股市崩盘是没有两样的。泡沫经济也是这样来的啊!

而消费者呢?有便宜货你要不要?当然要!传销商削价求售,以空间换取时间;消费者趁低吸纳,以时间换取空间。于是市场就这样被做坏掉。

在 一个生态系统里面,所有的作用体都是息息相关的,把他们个别孤立起来,然后指责谁谁不对,是没有意义的。公司方面也有责任。如果不是把价钱定得那么高,就 不会有那么大的降价空间;如果制度不是那么取巧,就不会有人用这种方式上位;如果不是那么言过其实,就不会有人摩拳擦掌想要来拆台。

但是你很难怪谁不对!有哪一家公司不希望自己的产品价钱卖好一点呢?有谁不希望通过制度激励更多的人向前进呢?有哪个传销商不想要快一点上位,享受有钱有闲并且被人尊重呢?有哪个人手上积压着一大批货,不想快点兑现离场减轻心理压力呢?有哪个消费者不想要便宜又大块呢?

只 有从复杂适应性系统的角度去观察,我们才会了解,并且谅解,所有这个游戏的玩家。公司、传销商、消费者他们都只是在做好他们自己,他们没有恶意。但是为什 么出来的结果却是坏的呢?因为整体大于个体的总合,只要里面有一个玩家作出一点点的使坏,而其他的玩家相继跟进的时候,在“混沌原理”的情况之下,这点点 的使坏得到无数倍的放大,结果就造成今天的格局。

难道你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吗?加州一只蝴蝶拍打翅膀,有可能引起千里以外地区的一场风暴?这个就是蝴蝶效应。所以在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里面,你可以说没有人应该负责,你也可以说每个玩家难辞其咎——不管你怎么说都对,因为这个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罢了!

在 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里面,每个玩家都有责任,但是没有一个玩家需要负起直接的责任。为什么?因为能量的流动是循着一个非线性的回圈在前进。在这能量循环多 几次之后,慢慢的就会产生突变和突现(Emergence)。突现其实就是整体大于个体的总合的证据,本来没有的,加总在一起到某个程度,跨越了某个临界 点之后,就突然有了,冒出来了。但是没一个玩家都有责任,因为当能量球来到脚下的时候,他有选择权要不要继续踢下去——换句话说,成为问题的一部分。如果 他拒绝再玩,那能量就会受到阻滞,而渐渐趋疲(熵entropy);如果他继续下去,能量就会滚雪球式地越滚越大。

混沌、复杂,本来就是不简单!混沌的意思就是:敏感于初始的输入条件;而复杂则是游走于秩序与混沌之间。简单的个体重复互动多次之后,情形就会越来越复杂,这也是这本书要说明的事。

No comments: